干细胞一周资讯(7月第四期)
- 分类:佳霖新闻
- 作者:佳霖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2-07-25
- 访问量:0
【概要描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最新资讯,你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
01、武汉协和医院科研成果:晚期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有效率达96%
全球癌症治疗顶级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近期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头颈部肿瘤MDT团队一项研究成果。该期刊认定:这是全球首个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具备原始创新特质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使局部晚期喉癌、鼻癌、口腔癌的治疗有效率达96%,远超历史 治疗方 案。
02、干细胞水凝胶有助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愈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副教授涂琴与该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华进联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功能的水凝胶,它可用于慢性糖尿病创面愈合。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据华进联介绍,在 II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中的体内伤口愈合实验表明,该研究所制备的水凝胶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为糖尿病慢性伤口管理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03、我国科学家发现并鉴定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
人体中,部分非免疫细胞也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个体的健康发育。在人类发育过程中,红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所依据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有待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 《Nature Immunology》 上。该研究的发现为免疫红细胞的性质及其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见解。
04、我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取得新临床进展
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组织开展的 “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临床研究正式召开项目启动会(SIV),意味着全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临床研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全球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应用于临床的研究项目,也是首个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PI单位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
05、我国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IND获得受理
CDE官网最新公示,TX10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 (IND)已获受理(受理号: CXSL2200258)。TX103CAR-T 是一款靶向TX103跨膜蛋白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 TX103(未公开靶点)在消化道肿瘤,脑肿瘤等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成分中高表达。 TX103CAR-T在杀伤肿瘤的同时,还能靶向肿瘤微环境,这有利于克服实体瘤的抑制性,避免肿瘤逃逸CAR-T疗法,可使多种实体瘤患者获益。
06、身体卫士“罢工”,罕见病男婴移植造血干细胞重生
可可一出生白细胞就 “罢工”,彻底失去免疫抵抗力,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他带来致命威胁。这种罕见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只有尽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救命。武汉儿童医院多科专家联手抢救,为孩子赢得生机。6月20日,可可正式住进移植病房内开始了“预处理”。随后从湖南长沙送来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成功运到武汉,并回输进可可体内。仅12天,“生命种子”在可可体内茁壮成长,7月21日,他康复出院。
07、中美学者联合研发噬菌体肿瘤疫苗具有重要转化价值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白雪巍教授、孙备教授与美国布朗大学 Wands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通过基于ASPH的入噬菌体纳米颗粒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诱导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应答”, 近日被国际著名期刊《实验与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审稿专家评价,这项成果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转化价值。
08、东北首例CAR-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
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再创突破,东北首例 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刘先生是一名复发难治性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作为这种治疗方法的第一个受益人,在输注CAR-T治疗后1个月即获得了完全缓解(CR),顺利出院。
09、用干细胞递送免疫激活细胞因子清除癌细胞
慢病毒基因治疗之父 Luigi Naldini等人在Science子刊发表新成果,通过工程化改造造血干细胞,使其表达免疫激活细胞因子INF-a或IL-12, 将工程化改造的造血干细胞抑制给胶质母细胞瘤小鼠后,免疫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活化,从而抑制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并提高了生存率。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比全身性细胞因子给药更安全、更有效。
10、中超球员孙准浩将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
在中超第 10轮山东泰山与大连人的中超比赛,孙准浩在上半场第13分钟因膝盖受伤被替换下场,最终他也未能进入韩国队的东亚杯名单。目前孙准浩已经回到韩国康复。根据孙准浩经纪公司的透露,受伤的孙准浩属于右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这个伤病不算太严重,但接下来会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孙准浩最快8月底可以复出。
11、基于外泌体的细胞疗法完成III期试验首例给药
一家专注于开发转化细胞的生物技术公司 Capricor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在HOPE-3中的首例给药,这是CAP-1002的III期临床试验,CAP-1002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计划在美国招募约70名患者,参与者将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CAP-1002或安慰剂组,每三个月进行一剂静脉输注,每次注射含有1.5亿个细胞,总共4剂。
干细胞一周资讯(7月第四期)
【概要描述】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最新资讯,你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
01、武汉协和医院科研成果:晚期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有效率达96%
全球癌症治疗顶级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近期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头颈部肿瘤MDT团队一项研究成果。该期刊认定:这是全球首个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具备原始创新特质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使局部晚期喉癌、鼻癌、口腔癌的治疗有效率达96%,远超历史 治疗方 案。
02、干细胞水凝胶有助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愈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副教授涂琴与该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华进联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功能的水凝胶,它可用于慢性糖尿病创面愈合。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据华进联介绍,在 II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中的体内伤口愈合实验表明,该研究所制备的水凝胶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为糖尿病慢性伤口管理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03、我国科学家发现并鉴定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
人体中,部分非免疫细胞也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个体的健康发育。在人类发育过程中,红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所依据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有待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 《Nature Immunology》 上。该研究的发现为免疫红细胞的性质及其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见解。
04、我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取得新临床进展
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组织开展的 “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临床研究正式召开项目启动会(SIV),意味着全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临床研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全球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应用于临床的研究项目,也是首个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PI单位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
05、我国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IND获得受理
CDE官网最新公示,TX10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 (IND)已获受理(受理号: CXSL2200258)。TX103CAR-T 是一款靶向TX103跨膜蛋白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 TX103(未公开靶点)在消化道肿瘤,脑肿瘤等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成分中高表达。 TX103CAR-T在杀伤肿瘤的同时,还能靶向肿瘤微环境,这有利于克服实体瘤的抑制性,避免肿瘤逃逸CAR-T疗法,可使多种实体瘤患者获益。
06、身体卫士“罢工”,罕见病男婴移植造血干细胞重生
可可一出生白细胞就 “罢工”,彻底失去免疫抵抗力,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他带来致命威胁。这种罕见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只有尽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救命。武汉儿童医院多科专家联手抢救,为孩子赢得生机。6月20日,可可正式住进移植病房内开始了“预处理”。随后从湖南长沙送来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成功运到武汉,并回输进可可体内。仅12天,“生命种子”在可可体内茁壮成长,7月21日,他康复出院。
07、中美学者联合研发噬菌体肿瘤疫苗具有重要转化价值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白雪巍教授、孙备教授与美国布朗大学 Wands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通过基于ASPH的入噬菌体纳米颗粒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诱导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应答”, 近日被国际著名期刊《实验与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审稿专家评价,这项成果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转化价值。
08、东北首例CAR-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
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再创突破,东北首例 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刘先生是一名复发难治性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作为这种治疗方法的第一个受益人,在输注CAR-T治疗后1个月即获得了完全缓解(CR),顺利出院。
09、用干细胞递送免疫激活细胞因子清除癌细胞
慢病毒基因治疗之父 Luigi Naldini等人在Science子刊发表新成果,通过工程化改造造血干细胞,使其表达免疫激活细胞因子INF-a或IL-12, 将工程化改造的造血干细胞抑制给胶质母细胞瘤小鼠后,免疫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活化,从而抑制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并提高了生存率。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比全身性细胞因子给药更安全、更有效。
10、中超球员孙准浩将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
在中超第 10轮山东泰山与大连人的中超比赛,孙准浩在上半场第13分钟因膝盖受伤被替换下场,最终他也未能进入韩国队的东亚杯名单。目前孙准浩已经回到韩国康复。根据孙准浩经纪公司的透露,受伤的孙准浩属于右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这个伤病不算太严重,但接下来会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孙准浩最快8月底可以复出。
11、基于外泌体的细胞疗法完成III期试验首例给药
一家专注于开发转化细胞的生物技术公司 Capricor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在HOPE-3中的首例给药,这是CAP-1002的III期临床试验,CAP-1002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计划在美国招募约70名患者,参与者将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CAP-1002或安慰剂组,每三个月进行一剂静脉输注,每次注射含有1.5亿个细胞,总共4剂。
- 分类:佳霖新闻
- 作者:佳霖
- 来源:网络
- 发布时间:2022-07-25
- 访问量:0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产业最新资讯,你关心的健康问题都在这里!
01、武汉协和医院科研成果:晚期头颈部鳞癌免疫治疗有效率达96%
全球癌症治疗顶级期刊《Clinical Cancer Re-search》近期发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头颈部肿瘤MDT团队一项研究成果。该期刊认定:这是全球首个应用新辅助化疗联合PD-1抗体治疗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癌的临床研究数据。研究结果显示:这一具备原始创新特质的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模式,使局部晚期喉癌、鼻癌、口腔癌的治疗有效率达96%,远超历史 治疗方 案。
02、干细胞水凝胶有助糖尿病患者慢性创面愈合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化药学院副教授涂琴与该校动物医学院教授华进联团队合作,研发出一款负载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冻干粉功能的水凝胶,它可用于慢性糖尿病创面愈合。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碳水化合物聚合物》。 据华进联介绍,在 II型糖尿病小鼠伤口模型中的体内伤口愈合实验表明,该研究所制备的水凝胶可以有效促进伤口愈合,为糖尿病慢性伤口管理提供了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03、我国科学家发现并鉴定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
人体中,部分非免疫细胞也可以发挥免疫调节作用促进个体的健康发育。在人类发育过程中,红细胞的免疫调节功能所依据的分子和细胞机制仍有待研究。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单细胞转录组学分析,发现并鉴定了免疫调控红细胞亚群。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 《Nature Immunology》 上。该研究的发现为免疫红细胞的性质及其在发育和疾病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见解。
04、我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取得新临床进展
近日,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血管外科赵纪春教授团队组织开展的 “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病变”临床研究正式召开项目启动会(SIV),意味着全国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临床研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这是全球首个干细胞3D生物打印血管应用于临床的研究项目,也是首个由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作为PI单位的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
05、我国实体瘤CAR-T细胞疗法IND获得受理
CDE官网最新公示,TX103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 (IND)已获受理(受理号: CXSL2200258)。TX103CAR-T 是一款靶向TX103跨膜蛋白的自体CAR-T细胞疗法。 TX103(未公开靶点)在消化道肿瘤,脑肿瘤等多种实体瘤中高表达,也在肿瘤微环境中的其他成分中高表达。 TX103CAR-T在杀伤肿瘤的同时,还能靶向肿瘤微环境,这有利于克服实体瘤的抑制性,避免肿瘤逃逸CAR-T疗法,可使多种实体瘤患者获益。
06、身体卫士“罢工”,罕见病男婴移植造血干细胞重生
可可一出生白细胞就 “罢工”,彻底失去免疫抵抗力,外界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给他带来致命威胁。这种罕见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只有尽快做造血干细胞移植才能救命。武汉儿童医院多科专家联手抢救,为孩子赢得生机。6月20日,可可正式住进移植病房内开始了“预处理”。随后从湖南长沙送来的“生命种子”造血干细胞成功运到武汉,并回输进可可体内。仅12天,“生命种子”在可可体内茁壮成长,7月21日,他康复出院。
07、中美学者联合研发噬菌体肿瘤疫苗具有重要转化价值
由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白雪巍教授、孙备教授与美国布朗大学 Wands教授联合完成的一项科研课题“通过基于ASPH的入噬菌体纳米颗粒疫苗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诱导抗肿瘤适应性免疫应答”, 近日被国际著名期刊《实验与临床肿瘤学杂志》在线发表。审稿专家评价,这项成果为个性化肿瘤疫苗的研发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创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研转化价值。
08、东北首例CAR-T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
日前,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再创突破,东北首例 CAR-T细胞(瑞基奥仑赛注射液)治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取得成功。刘先生是一名复发难治性转化的滤泡淋巴瘤患者,作为这种治疗方法的第一个受益人,在输注CAR-T治疗后1个月即获得了完全缓解(CR),顺利出院。
09、用干细胞递送免疫激活细胞因子清除癌细胞
慢病毒基因治疗之父 Luigi Naldini等人在Science子刊发表新成果,通过工程化改造造血干细胞,使其表达免疫激活细胞因子INF-a或IL-12, 将工程化改造的造血干细胞抑制给胶质母细胞瘤小鼠后,免疫激活细胞因子的释放促进了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细胞活化,从而抑制了胶质母细胞瘤的生长并提高了生存率。该研究表明,造血干细胞介导的细胞因子的释放比全身性细胞因子给药更安全、更有效。
10、中超球员孙准浩将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
在中超第 10轮山东泰山与大连人的中超比赛,孙准浩在上半场第13分钟因膝盖受伤被替换下场,最终他也未能进入韩国队的东亚杯名单。目前孙准浩已经回到韩国康复。根据孙准浩经纪公司的透露,受伤的孙准浩属于右膝盖内侧副韧带损伤,这个伤病不算太严重,但接下来会进行干细胞注射治疗,孙准浩最快8月底可以复出。
11、基于外泌体的细胞疗法完成III期试验首例给药
一家专注于开发转化细胞的生物技术公司 Capricor Therapeutics 宣布完成在HOPE-3中的首例给药,这是CAP-1002的III期临床试验,CAP-1002是一种用于治疗晚期杜氏肌营养不良症(DMD)的同种异体细胞疗法。这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计划在美国招募约70名患者,参与者将以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CAP-1002或安慰剂组,每三个月进行一剂静脉输注,每次注射含有1.5亿个细胞,总共4剂。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想了解更多干细胞存储资讯?
填写您的预约需求,您将获得相应的专业顾问满足您的需求。

微信咨询
直接添加客服微信号,专业顾问随时准备解答您的一切疑问。
我们的服务遍布全世界
国内


佳霖干细胞公众号

佳霖干细胞客服微信
声明:本网站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版权所有©2021 湖南佳霖干细胞科技有限公司 湘ICP备2021012026号